【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今年的3.15,“听花酒”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场点名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其产品的高价的广泛质疑,更让“听花酒”这一名字,在一夜之间声名狼藉。

特别是其尊享版,售价高达5.6万元的天价,更是让人不由得揣测,其宣传功效的夸大和背后真实的销售原因!

然而,尽管舆论的风向越来越倾向于批评和质疑,听花酒业的一些经销商却依然坚定地支持着这一品牌。

在社交媒体上,16日凌晨,就有听花酒某城市代理在朋友圈宣称:听花酒不是谁都可以打压的。

更离谱的是,这次的点名“听花酒”似乎自己也不服。

回应洋洋洒洒一大堆,总结下来就是。

3月16日早,听花酒发布声明,高度重视3·15晚会提到的问题,进行全面整改。

但是,并不认可提及的问题。

为此还列举了企业20多年来,上百项的专利。

有效专利更是多达50项以上。

央视315晚会只截选部分录像!

这意思,就是3.15错了呗!

都说挨打要立正,错了就要认,听花酒嘴是真硬啊。

但这股自信,似乎未能扛住315晚会的曝光效应。

节目播出后,听花尊贵系列酒迅速从各大线上平台如京东、淘宝和天猫等撤下,消失于消费者的视线之中。

其实,3.15敢曝光,肯定是掌握了证据。

记者潜入听花酒业,巧妙地躲避了公司的种种排查。

通过他们的隐秘调查,我们得知听花酒业的主营客户群体实际上是一些新晋富豪和商界人士。

这种特定的市场定位和所谓的“尊贵”策略,已经让公众对其产生了强烈的疑问。

即使听花酒业在2022年12月8日为其产品申请了专利保护,但它那令人咂舌的价格和营销方式,现今看来,更像是对消费者智慧的一种挑战。

随着315晚会的曝光,听花酒业的营销做法不仅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也招来了监管层的严格审视。

节目的影响力如同一记重锤,猛烈敲打在听花酒业的品牌形象上,不仅让品牌形象蒙尘,更有可能招致监管部门的处罚。

据了解,一些听花酒业的线下店铺已经被要求停业整顿,具体的处罚结果还在进一步的评估之中。

此次事件的波及效应远不止于听花酒业一家,其他品牌如宝马中国等,也因此纷纷面临公众的审视,并公开发表道歉声明。

听花酒业的广告曾无处不在,公共汽车座椅背后、各大媒体平台、甚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街角广告牌,都能看到其华丽的广告宣传。

这种几乎无孔不入的营销策略,在315晚会之后却让人们开始质疑其背后的真实意图。

听花酒标准装5860元一瓶,尊贵听花酒售价5.6万元,再回想其宣传的有助睡眠,增强男性功能!

加上创始人张雪峰那个太上老君的梦。

真是越看越离谱!

“酒能治病”这样的说法,在听花酒业的广告中屡见不鲜,仿佛饮用他们的产品就能带来医疗上的奇效。

这不禁让人质疑:“如果酒真的具有治病效果,那么药品何用之有?”

听花酒业宣称喝酒可以稳定心率,这听在专业医生的耳中,不免显得荒谬。

众所周知,酒精摄入过多是导致高血压等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除非酒瓶中装的不是酒,而是某种药剂,否则这种宣传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即使听花酒业曾在央视这样的权威媒体上投放过广告,但这并不能作为其产品效果的充分证明。

315晚会对听花酒业的曝光,是对品牌虚假宣传的有力打击,也提醒着其他品牌广告宣传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听花酒业的营销手法和高价策略已经遭到了社会的普遍质疑。

通过315晚会的深入调查,我们看到了监管部门对于打击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的坚定立场。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更为注重的是物有所值的真实商品,而非被虚假包装的奢侈品。

这场晚会不仅揭示了听花酒业的问题,也促使公众对包括酒类在内的所有消费品的真实性和价值进行了深思。

内容分享:
【腾讯云】网络产品专场特惠,流量包1分钱起,负载均衡7.3折起,最高可领299元NAT网关代金券,速来抢购
Top